![]() |
|
信息公開 您現在的位置:首頁 - 信息公開
孟村回族自治縣2024年度第7批次建設用地1號地 土壤污染狀況調查報告公示 孟村回族自治縣2024年度第7批次建設用地1號地 土壤污染狀況調查報告 孟村回族自治縣2024年度第7批次建設用地1號地位于河北省滄州市孟村回族自治縣孟村鎮(zhèn)中漲沙村村北,西至農田,南至迎賓路,北至學府壹號小區(qū)道路,東至利民路。調查地塊占地面積29054.29m²,約合43.58畝,中心坐標為東經117.10961°,北緯38.04180°,高程9.209m。調查地塊現用途為農用地,根據孟村回族自治縣城鎮(zhèn)規(guī)劃,本調查地塊將來用途為醫(yī)療衛(wèi)生用地。依據相關法規(guī)要求,該調查地塊在開發(fā)利用之前,需要對其開展土壤污染狀況調查工作。2024年5月,孟村回族自治縣自然資源和規(guī)劃局委托滄州金原檢測技術服務有限公司開展該地塊的土壤污染狀況調查工作。地塊調查范圍見圖1,調查拐點坐標見表1。 圖1地塊調查范圍示意圖 表1 地塊調查范圍界址點坐標
報告主要結論 通過現場踏勘、調查訪問,收集地塊現狀和歷史資料及相關文獻,分析孟村回族自治縣2024年度第7批次建設用地1號地的土地利用歷史。 通過識別分析,地塊特征因子識別為:重金屬(銅、鋅、汞、鉛、鎘、六價鉻)及砷、六六六、滴滴涕、氨氮、石油烴,同時關注pH值。 通過污染識別,調查地塊不排除受到地塊內生產及作物種植過程及周邊生產等活動的影響,可能對調查地塊內的土壤及地下水產生一定的影響;诒J乜紤]對識別出的污染物進行取樣分析,下一步工作需結合具體污染物及可能污染區(qū)域,進行土壤及地下水取樣與實驗室分析檢測,判斷地塊土壤是否受到污染及可能污染程度。 地塊檢測結果如下。 土壤:共布設6個土壤采樣點位,土壤共送檢了樣品28組(包括4組平行樣),將全部樣品送至實驗室檢測。土壤的檢測指標為《土壤環(huán)境質量 建設用地土壤污染風險管控標準(試行)》(GB 36600-2018)中基本項目45項基本因子及pH值、石油烴(C10-C40)、鋅、六六六、滴滴涕、氨氮。 其中,重金屬鎘、銅、鉛、鎳及砷、石油烴(C10-C40)檢出率均為100%,均未超過《土壤環(huán)境質量 建設用地土壤污染風險管控標準(試行)》(GB 36600-2018)中第一類用地篩選值;氨氮、鋅檢出率為100%,但是均未超過《建設用地土壤土壤環(huán)境風險篩選值》(DB 13/T5216-2022)第一類用地篩選值。 地塊內pH值范圍為8.00~8.59,與滄州地區(qū)多鹽堿地呈弱堿性有關。 地塊內六價鉻、汞、揮發(fā)性有機物、半揮發(fā)性有機物、六六六、滴滴涕均未檢出。 地下水:共布設3個地下水采樣點位,共送檢了地下水樣品4組(包括1組平行樣),將全部樣品送至實驗室檢測。地下水的檢測指標包括《地下水質量標準》(GB/T14848-2017)的常規(guī)指標35項、石油烴(C10-C40)、六六六、滴滴涕。 其中渾濁度、總硬度、溶解性總固體、硫酸鹽、氯化物、鈉超出《地下水質量標準》(GB/T14848-2017)中的Ⅲ類限值,通過分析上述指標超標原因與滄州地區(qū)的地下水整體背景有關。 鐵、高錳酸鹽指數(以02計)、亞硝酸鹽(以N計)、硝酸鹽(以N計)、氨氮、氟化物及砷、硒均有檢出,但是均未超出《地下水質量標準》(GB/T14848-2017)中的Ⅲ類限值要求。 六價鉻、錳、銅、汞、鋅、汞、鉛、鋁、鎘及硒、揮發(fā)酚、氰化物、硫化物、碘化物、陰離子表面活性劑、揮發(fā)性有機物、六六六、滴滴涕及石油類均未檢出。pH值范圍為7.37~7.54。 根據現場踏勘,結合調查地塊土壤及地下水檢測報告分析統(tǒng)計結果,孟村回族自治縣2024年度第7批次建設用地1號地不屬于污染地塊。根據《建設用地土壤污染調查技術導則》(HJ 25.1-2019),該地塊調查工作到該階段(初步采樣分析階段)結束,無需開展下一步調查工作。
|